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是否有利于改革开放
C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正确答案 :A C D
解析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时指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故本题答案为ACD。
相关试题
贯穿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邓小平理论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的思想是(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
1996年,( )正式确定“科教兴国”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根本条件是( )。
党的( )的突出贡献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 )重要讲话。
1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划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是( )。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20多年的实践,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主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