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该小说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记,描写出了“人吃人”的冰山一角,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人吃人”的现象。主人公虽然是个精神病患者,作者却通过“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角度,揭露了这种病态的封建现象,也唤醒了社会对人的价值的思考。小说塑造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爱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数,其本质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小说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说在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该文将写实的手法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得天衣无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语言性格化也是该文的一大特点,《狂人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论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性格化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具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
A
是我国的第一篇小说
B
描写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发病史
C
用浪漫主义手法描写了狂人的病态特征
D
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人吃人”的罪恶历史
正确答案 :D
解析
D 【解析】细节理解题。A项,根据文段“《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可知,并非提到是第一篇小说,偷换概念,错误,排除;B项,根据文章中的“主人公虽然是个精神病患者,作者却通过“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角度,揭露了这种病态的封建现象,也唤醒了社会对人的价值的思考。”可知,作者不是写主人公的病史,而是通过人物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黑暗,排除;C项,根据原文中的“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这句话可知,是写实主义手法,不是浪漫主义写作手法,排除;D项,由原文“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爱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数,其本质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可知,D项正确,当选。故本题答案为D项。
相关试题
96.2018年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钢材日均产量同比增长( )。
87.2018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数占全国居民人数的比重约为( )。
31.从文字可以推断,作者的心境是( )。
80.煮饺子时,在水中加入适量的( ),可以使饺子皮不易粘连。
5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逻辑与之类似的是( )。
81.2007年至2020年,我国多渠道促进森林资源恢复,促进亚太区域森林面积增加,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提升,减缓气候变化,成为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中,森林面积增幅最大的经济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下列不属于我国促进森林资源恢复措施的是( )。
99.根据图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十种有色金属日均产量中位数为( )。
53. 在最新的调查中,某市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为“良”以上的天数为113天。因此,有媒体判断该市大气污染的治理有了明显的效果。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上述推断的是( )。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噪音强度在90分贝时,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开始下降:当噪音在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扩大,视物模糊。当噪音达到125分贝时,几乎所有人眼球对光亮的适应度都有不同程度的衰减。由此推出( )。
97.2018年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钢材日均产量环比增长( )。
44.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者规律,分类正确的是:( )。
10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