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人工智能教育应注重公平
B
人工智能教育能促进公平
C
计算机科学教学应该普及
D
计算机科学教育的社会责任
正确答案 :A
解析
A 【解析】意图推断题。文段首句进行话题引入,指出计算机科学深入中小学教育,具有促进公平的责任和期待;紧接着通过两个“应”提出做法,人工智能作为其分支,需要贯穿中小学教育,需要成为所有学生的普及教育;尾句以欠发达地区为例,指出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必要性。因此文段为分总分结构,重点为中间做法,强调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必要性。对应选项,A 项“注重公平”可以体现出向所有学生普及之意,符合文段重点,当选。B 项,文段强调对策做法,而非“人工智能教育”的意义,非重点,排除;C 项,偏离文段论述主体“人工智能教育”,排除;D 项,对应首句话题引入内容,非重点,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A 项。
【文段出处】《我们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基础教育》
相关试题
35. 越来越多的大型超市使用自助结账,但个别顾客通过不结账、少结账的方式故意盗窃商品。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2.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 5 年 _____,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10. 2020 年,我们遭遇了太多变化,见证了许多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在挑战中抓机遇的担当作为。比如,稳外贸压力加大,但直播带货热度不减,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复课复工,但线上教育兴起、线上办公流行 ...... 正因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不断涌现,降低了疫情影响,释放了发展新动能。 下列选项中,蕴含在上述应变发展中的管理包括()。 ①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②矛盾就是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③善于发展、认识、研究、解决矛盾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方面转化发展
82. 文化:乡村:乡村文化
57.江南,说不尽。只有一个江南,但江南有无数个 _____。它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地理的、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江南的同构和相互纠缠。从蛮夷之地到人间天堂,从单纯的地理空间演化为人文社会空间,它是一个在现实时空中不断形变的有形物质空间,也是一个在历史演变的累积和坍塌中得以反复 _____ 的精神空间。依次填入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64.“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要大力建设韧性城市。什么是韧性城市 ? 简言之,________________。2020 年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冠疫情,就让我们对城市韧性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对城市如何在风险中正常运行并保持韧性,有了更理性的思考。一方面, 疫情期间,城市服务与供给模式全面向线上化转变,城市居住、交通等空间的功能形态与使用模式均面临重新定义。另一方面,疫情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一系列泛智慧城市技术的检验。新兴技术最终为各级城市管理者的高效精准治理、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企业的远程运维及公众群体的积极参与等提供了全方位的重要支持和保障,大幅度减少了城市各方面所受的负面影响,进而从多维度提升了城市的韧性。 最适合填入上述文字划横线处的是( )。
14. 热爱朗诵的农民诗人、喜爱跳大环舞的钢铁厂维修工、大凉山的少年合唱团……登上人民日报新媒体发起的“你好 2021”温暖之夜系列演出活动的这些人,与你我一样,有着日常工作、过着平凡生活。但对责任的坚守、对美好的追求,让他们拥有了自己的一方舞台。他们用各自的故事表明,只要有梦想、有奋斗,每个平凡的人都能书写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上述平凡可以转化为不平凡的哲学依据是( )。
36. 因心情不好,男子刘某将汽车停在高速公路的中间车道后,坐在车顶上抽烟、拍照 , 给途经车辆的行驶安全造成威胁。对刘某的行为,定性准确的是( )。
76. 从下列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定的规律性( )。
88. 国外某航空航天公司目前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使用生物燃料的火箭。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相比传统火箭燃料,该公司使用的生物燃料能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完全无毒无污染。有专业人士则反驳说,太空生物燃料在发射过程中排放的氮氧化物比传统燃料多出 10%,所以并不是无毒无污染的。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反驳的是?( )
98.2019 年 12 月,我国插混客车的日均动力电池装车量约为( )。
89. 2021 年 2 月 2 日是第 25 个世界湿地日。湿地被称为“淡水之源”“地球之肾”,是重要生态资源。以我国为例,湿地保存着 96% 的可利用淡水资源,全国共有湿地植物 4220 种、湿地植被 483 个群系,脊椎动物 2312 种,是名副其实的“物种基因库”。最新研究认为,湿地还能发挥 降解水体污染的生态功能。 以下各组合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新研究结论的是?( ) ①研究证明,氮和磷是地表水主要的污染源 ②多省市已制订氮磷污染源水污染防治方案③每公顷湿地每年可去除水体中 1000 多公斤氮和 130 多公斤磷 ④为遏制地表水氮磷污染加剧势头,须用法律和科技守护好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