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紧急避险
B
抢劫罪
C
抢劫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数罪并罚
D
正当防卫
正确答案 :A
解析
【金标尺答案】A。本题考查刑法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损害另一较小的权益而保护较大的权益免遭损害的行为。本案中,张三为了逃脱追杀抢了王五的摩托车导致王五摔骨折,最后价值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保护的是自己的生命权益而损害了王五的健康权益和财产权益,构成紧急避险。
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试题
2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回顾党的历史, 我们党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 勇于推动自 我革命,始终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 克服缺点, 勇于刮骨疗毒、 去腐生肌。 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这样做, 才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 失误之后拨乱反正, 成为永远 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 ( ) 。
46、(世说新语)曰:“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这里的“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指的是
64.李某与黄某未婚同居生子,取名黄小某。后李某和黄某分手,分别建立了家庭。黄小某长大后,进入演艺界,成为一名当红歌星。XX报社专职记者吴某探知这一消息后,撰写文章将黄小某系私生子的事实公开报道,给黄小某造成极大痛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73.下列属于细胞工程领域的有( )。
6.对于该行政处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2.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80.下列诗(词)句中反映的历史事件不是发生于唐朝的是( )。
78.以下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有( )
65.对于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是因为( )。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 )的过程。
63.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