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B
以前瞻性、国际性、时代性为基本原则
C
综合表现为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6大素养
D
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
E
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正确答案 :A C D E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A、C、D 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3 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 18 个基本要点。ACD 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E 项: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 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 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 ACDE。
相关试题
自然后果法强调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不干预,不强迫,对儿童的不良行为后果进行惩戒。( )
20.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43.《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理念中不包括( )。
12.小班的幼儿能分清白天、黑夜,到了大班他们才学会看整点、半点、日历,说明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两个学生在争论“鲨鱼属于鱼类还是哺乳类”时,甲说“鲨鱼和其他鱼类一样生活在水中,所以属于鱼类”;乙说“之前电视中看见过,鲨鱼和海豚一样,是胎生,所以应该是哺乳类”,甲无法反驳。随后,甲、乙共同查阅资料发现鲨鱼属于鱼类。对于甲、乙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4.对一盘真实的棋局,象棋大师的记忆准确率或复盘超过六成,而业余棋手不到两成,这充分说明加工深度对记忆容量有着很大影响。()
1.“教育要为社会服务,服从社会需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公民。”主张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有( )。
11.“认生”不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因此要尽量避免幼儿出现“认生”现象。()
一、判断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项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1.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
13.根据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是改变人的态度的先决条件。()
37.某小学一年级的小明课间玩单杠时不小心摔坏了左脚,需住院治疗。学校和家长对谁应该在这起事件中负主要责任争执不下。在此案例中的归责应该遵循( )。
10.某小学的课堂上,甲乙两同学打架,张老师未及时制止,导致甲打伤了乙,此事件中应承担责任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