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动景运动
B
诱导运动
C
自主运动
D
运动后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似动知觉的相关内容。 似动知觉是将实际不动的物体知觉为运动的,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和运动后效。其中,诱导运动是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题干中,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是由于云朵在运动,而静止的月亮因为云朵的运动看起来也产生了运动。因此,这属于诱导运动。故B项符合题意。 A项:动景运动是指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做连续运动。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自主运动(游动效应)是指如果你在黑暗的房间紧盯着一个燃烧的烟头,过一段时间后,便会感觉它在不停地游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运动后效是指人们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例如,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53.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人口”。这说明小学生( )。
70.当我们翻开尘封已久的相册,回顾过往,昔日愉快幸福的情绪体验又油然而生,这属于( )。
43.辨别汉字的偏旁部首结构,其知觉类型是( )。
77.思维的最基本形式( )。
16.关于想象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有( )。
28.学生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这种现象属于( )。
56.心理学研究表明,进入初中以后,中学生的( )超过机械识记,并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69.人们在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生动的长城形象。这种记忆是( )。
8.关于遗忘,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65.下列克服遗忘的策略,使用不恰当的是( )。
25.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下列属于一般能力的是( )。
50.在课堂教学中,吕老师会建议学生通过做笔记的方式保持对学习内容的专注度。同时,吕老师也发现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用笔尖指着地图上的山脉河流,效果会比自己自始至终讲要好很多。这体现了对学生( )的引起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