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言论自由
C
住宅不受侵犯
D
文化创作的权利
正确答案 :A B
解析
解析:AB。宪法中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住宅不受侵犯是属于公民人身自由里面的权利。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B。
相关试题
48、某公司组织新入职的员工去培训,先乘汽车,每个人都有座位,需要每辆有60个座位的汽车5辆;而后乘船,需要定员为90人的船3条,到达培训基地后分组学习,分的组数与每组的人数恰好相等,问该单位新入职人员可被分成人数相同的几个班?( ).
根据“十三五”规划,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税收改革、养老金待遇调整、社保资金,这些事关老百姓“钱袋子”的民生政策,在今年两会上备受关注。关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46、某产品成本30元,售价42元,在采用新工艺后成本节约了20%,售价不变,销量保持稳定,利润率将比原来提高( )个百分点。
45、三个工人效率相同,8天可以完成工作,但是在完成50%之时,有一个人有事先离开了。剩下的人继续工作,在完成75%之时,有一个人有事先离开了。完成全部的工作需要多少天?( )
23、十七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流行流传着一句民间谚语。老百姓的破茅屋风能进雨能进,但国公不能进。这一民间谚语是十八世纪法学家洛克民主、民权思想的体现,洛克不仅阐述了自然权利是人生而有之的权利,同时他主张要捍卫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
古筝是极富中国特色的民族拨弦乐器,早在战国时期就在秦国流行,所以又被称为“秦筝”。下列名曲中通常由古筝演奏的是( )。
人们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前排的人为了看得更清楚一点而站起来,后排的人也不得不站起来,当所有的人站起来之后大家不仅都没有看得更清楚,反而每个人的体验还大为下降。经济学家将此现象称为( )。
升:容积
32、电梯:大厦:城市( )
30、私德是指人们在不直接涉及对社会整体的义务和责任的私人生活和私人交往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主要包括个人生活习惯、行为风度、性格特点以及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道德等。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私德的是( )。
60、根据材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我们并不苛求完美无缺的改革。认同次优思维,即使存在很多缺陷和不完美的地方,但比过去有所进步就值得赞赏——次优思维是一种务实的思维,但这样一种思维正被官场某些贪得无厌之流滥用,成为遮掩其惊人贪欲的遮羞布。某些地区的车改就是这样。他们利用公众对财政用度的不知情,反正过去的集体之恶也无法追究,于是尽可能去丑化过去,把过去的情况说得很糟,从而论证如何并不算太坏,甚至可以算得上可以接受的次优。他们所做的不是论证改革本身的正当,而是在顾头不顾腚地丑化过去中为自己辩护。无论车补如何的过分。但比过去还是有节约啊,“次优思维”就是这样被滥用。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