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七律:绝句
B
汉字:偏旁
C
干戈:战争
D
寒露:节气
正确答案 :D
解析
种属关系。
题干逻辑关系:兵符是一种信物,二者为种属关系。
A项,七律是指每首八句,每句七字的一种诗体,绝句也是一种诗体,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偏旁组成汉字,二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干戈象征战争,二者为象征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寒露是一种节气,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D项。
相关试题
某旅游公司定制甲、乙两种纪念品,第一次共定制50个。试销后根据反馈第二次定制两种纪念品共70个,其中乙纪念品个数是第一次的1/4。已知甲纪念品单价为15元,第一次定制共花费1150元,那么第二次定制共花费多少元?()
36.数字治理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对政府组织的流程再造与体制机制重塑,提升了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匹配的精准度, 了社会公共资源配置,增强了政府与社会以及公众之间的协同与信任, 了数字时代的人文精神,本质上就是在更加高效地创造公共价值。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30. 据介绍,光学产品的装配和调试,直接影响成像效果。高精密复杂光学系统对性能有严苛的要求,不仅要实现狭小空间内超精密光学镜片的精密装调,还需 _____ 光学系统的稳定性。高精密复杂光学系统的装配和调试,往往靠经验丰富的匠人 _____ 精密仪器完成,存在装调难度大、周期长、制造加工一致性差等问题。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45.目前,学术界对数字经济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实际作用方面已有一定研究,但对数字经济影响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机制等尚缺乏系统的理论阐释,由此可能夸大或弱化数字经济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导致政策制定的偏差。因此,我们拟在厘清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作用基础上,从效率提升、产业变革、结构优化三个角度剖析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机制,并立足现实提出相应的实现路径。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介绍( )。
36. 历史上的关羽之所以经历由人到神的 _____ 跃升,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他的道德品行和人格气质满足了不同时代价值信仰重构的精神需求,即在关公身上蕴含着中华优秀文化_____ 的核心价值。那么这种核心价值是什么?主张刚、毅、直、俭者有之,认为孝、悌、忠、信者有之,可谓众说多歧,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泡沫经济:实体经济:通货膨胀
31.20 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信息通信技术等高新科技,有两个明显特征 : 一是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_____ 无人能须臾脱离高新科技的影响 ; 二是高新科技发展速度 _____, 科技风险随之增加且难以预测。科技创新活动一旦脱靶,将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甚至巨大灾难。为此,需努力控制科技伦理问题的出现,避免被动治理局面。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43.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对时间精准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氢钟的计时已经非常精准,但从长远来看,仍然存在着稳定性不够的问题。研究脉冲星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弥补这一问题。脉冲星具有稳定的旋转周期,每万亿年才会慢1秒,具有长期的稳定性。而且,脉冲星是永不“断电”的,不像氢钟这样的精密仪器需要精心的保护,脉冲星则没有这样的担忧,没有什么能够干扰到脉冲星,只要几架大型射电望远镜便可接收到它们的信号。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社会心理学先驱所罗门·阿希通过一系列著名的阿希从众实验证明,即使是判断“三段线段谁最长”这样的简单任务,人们的回答也会受到他人的强烈影响,进而在并无胁迫的情况下服从某种群体规范。人们为什么会服从规范?这可能源于群体中的个人害怕被其他成员视为“一匹离群之马(越轨者)”而遭到孤立。人的这种顺从行为在动物身上也有所体现。比较心理学家本内特·加利夫的研究发现,挪威大鼠会忽视自己的偏好转而选择同伴偏爱的食物味道,尽管有时这种味道并不怎么好。这段话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下列所描述现象与相关专业术语对应正确的是( )。
4.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实现了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的愿景。下列关于“一带一路”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截止2023年底,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②落地落实了“鲁班工坊”“丝路一家亲”等人文交流项目③建成了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批标志性项目④“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⑤现已举办5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下列关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