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胆汁
B
唾液
C
血液
D
胃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医学 通常情况下,pH是一个介于0和14之间的数,当pH<7的时候,溶液呈酸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碱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中性,pH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强;pH愈大,溶液的碱性也就愈强。 A项,胆汁是由肝细胞不断生成的具有苦味的有色液汁。成人每日分泌量约800-1000ml。肝胆汁呈弱碱性(pH7.4),胆囊胆汁因碳酸氢盐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6.8),故A项错误,排除。 B项,唾液是一种无色且稀薄的液体,被人们俗称为口水、哈喇子。其pH为6.6到7.1,呈中性、弱碱性或弱酸性。正常人每日分泌量约为1.0到1.5升,故B项错误,排除。 C项,血液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成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十三分之一,其pH值为7.3-7.4,呈弱碱性,渗透压为313毫米每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故C项错误,排除。 D项,胃液是胃内分泌物的总称。包括水、电解质、脂类、蛋白质和多肽激素。纯净胃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每日分泌量为1.5-2.5升,pH为0.9-1.5,酸性很强。故D项正确,当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相关试题
科举制度确立于隋唐时期,宋代才逐步规范与成熟。宋太祖赵匡胤已着手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宋太宗时将唐代武则天时已出现的“糊名”措施制度化,所有试卷的卷头上有关考生个人信息部分一律“弥封”,接下来还有“誊录”等制度,这些都是出于保密的需要,防止泄密舞弊。这些制度不仅为元、明、清诸朝所效仿,也为现代高考所部分采用。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60.界限侵犯属于心理咨询伦理问题,指在咨询中咨询师为了自己的性、情绪或经济方面的获益做出不符合专业标准的行为,也包括不当地利用咨询师和来访者的权力差异。界限侵犯通常不是咨询师对抑制不住的欲望的自然反应,而是一种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所做出的故意的、有计划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界限侵犯的是:
7.赵、钱、孙、李四人均违反了交通法规,其中不会被吊销驾驶证的是:
14.关于厄尔尼诺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在我们的印象中,大人物______,指挥千军万马,气吞山河,建功立业,似乎历史是由他们决定和书写的。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翻开史书却发现,历史在无意中,被很多小人物不经意的举动或想法______了本来的走向,成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存在。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
关于温饱与道德的关系,有人这样论述:温饱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需的条件。人类社会要繁衍、要发展并推行道德,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维持人的生存,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道德,正如名言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因此,温饱是讲道德的前提条件。如果要反驳这一观点,下列哪种说法最有说服力?
17.以下填入“□”处的名称与图中标志对应正确的是:
关于风力发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外界和内部刺激进行的规律性应答,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对个体来说是不学而能的。而条件反射则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为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与条件反射有关的是:
管理者往往对直观信息熟视无睹,对数字情有独钟。结果,他们就可能_____一些关键线索,不能真正了解到对方的优势和劣势。由此导致的结果,要么是“_____”,要么是“交友不慎”。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下列现象与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
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构成连续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