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其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性
B
其揭示发展规律的科学性
C
其根据时代发展的开放性
D
其追求人类解放的人民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事考帮答案】A。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A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故A对。
B项:空想社会主义者由于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因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故B错。
C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它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故C错。
D项: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故D错。
综上,故本题选A。
相关试题
28. 南京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曾有过多个名称,如建康、应天、金陵、天京等。( )
30. 下列关于四川的历史,说法错误的是( )。
13. 公职人员张某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政务处分决定不服,他可以依法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
3.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新进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进一步深化。关于对“第二个结合”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36. 2025年1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博茨瓦纳总统博科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 )
3. 中国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增进交流合作,已同108个国家和4个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编织起一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走出了一条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这表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3. 刘某掌握了吴某的秘密,于是敲诈勒索吴某,要求吴某将5万元现金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内,以便自己取走。吴某将5万元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后被环卫清洁工人清扫走。吴某以为刘某已经取走了5万元,遂打电话报警。刘某成立敲诈勒索罪的( )。
5. 下列行为中,属于妨害公务罪的行为有( )。
15. 李某因病无法生育,于是与丈夫张某商量,找到未婚女王某代孕。双方签订合同,约定事成后李某、张某补偿王某100万元。李某、张某和王某之间的代孕合同无效。( )
35. A省新设立的机关若想列为发文单位,应当向A省人民政府提出发文立户申请。( )
22. 构成公共行政组织机构的基本要素是行政职权,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
48.关于2021年,下列国家全球创新指数大小比较,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