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
个体对A 的观念、观点
C
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D
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
正确答案 :B
解析
情绪调节的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情绪调节法。这种理论认为人的情绪的产生是一个被称之为ABC的过程。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
相关试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重点任务包括( )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思想基础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人格平等是建立良好是师生关系的基础。
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 )
对于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干扰课程教学过程的问题行为,教师应该立即给予惩罚。
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准确性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
专家教师会严格按照课时计划安排教学进度,不会随着课堂情意境的变化修正计划。( )
9.泰勒课程设计的四个步骤包括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和( )。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判断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A”,错误涂“B”。)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把书教好。
28.小林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一开始进步很快,但随后就没有什么进步甚至退步,妈妈和小林都很着急,老师却说这是正常现象。下列选项中可以解释老师说法的是( )。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成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