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马不停蹄 潜移默化
B
争先恐后 耳濡目染
C
层出不穷 日积月累
D
络绎不绝 推波助澜
正确答案 :A
解析
A 【解析】成语辨析题。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在大干快上、只争朝夕的社会文化氛围中,人们已渐次固化却甚少自知”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该体现出不知不觉受影响之意。A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符合文意,保留。B项“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侧重亲眼看、亲耳听,与“氛围”搭配不当,排除;C项“日积月累”侧重积累;D项“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均无不知不觉的意思,与文意不符,排除。
代入验证第一空,根据后文“巡回宣传签售”可知,讲慢生活的书从一个地方宣传到另一个地方。A项“马不停蹄”比喻一刻也不停留,一直前进,连续不断地做某事,符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一刻不停留地签售的文意,当选。故本题答案为A项
【文段出处】《慢和慢》
相关试题
79.明知要早睡,却忍不住熬夜追剧;明知吸烟、酗酒有害健康,却挡不住烟酒的诱惑;明知运动有益,却一步都懒得走……生活中,很多人并不缺少健康常识,他们更多的是缺乏一种自律精神。自律的人都会早睡,都会忌口,都坚持运动。如果一个人坚守自律精神,就不会放纵自己,就能够维护自己的生理节律,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81.有人认为,创造力和精神疾病是密不可分的。其理由是:尽管高智商是天才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仅当高智商与认知抑制解除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创造性天才。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是:
64.海洋地球物理调查是指利用各种物理学方法和仪器,测量海底地球物理的性质及其变化特征,从而得出海底地质构造或矿产分布的调查方法。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海洋地球物理调查的是:
42.①2016年,全世界共有2.16亿人患有疟疾,其中44.5万人不幸死亡②大约一周后,等到雌蚊再次进食的时候,疟原虫会随着它的唾液进入新的人类宿主体内,到达受害者的肝脏和血液,最终引发疾病甚至导致死亡③疟原虫会在蚊子体内繁殖,然后进入雌蚊的唾液腺④疟蚊属的某些物种会携带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⑤雌蚊叮咬疟疾患者时(为它们肚子里的卵储备营养),可能会在无意中染上这种寄生虫(雄蚊不咬人)⑥在蚊子传播的所有疾病中,疟疾是最顽固、最致命的一种将上述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80.某考古小组对发生于两千多年前维苏威火山爆发的300多名成年罗马人遗体骨骼中的氨基酸的碳和氨进行同位素分析后发现,其中的男性从海鲜中获得的蛋白质要比女性多50%。与之相对应,其中的女性的蛋白质来源主要依赖肉、蛋、奶等动物产品和当地出产的豆类与坚果。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这一发现?
恒星的形成需要气体,在星团中,由于大量的气体会在星团形成早期被耗散掉,星团一直以来被认为不能形成新的恒星,只有恒星之间的碰撞或者并合才有可能为年老的恒星补充燃烧物质,使得它们看起来比其余的恒星更加年轻。通过碰撞或者并合形成的这些恒星被称作“蓝离散星”,它们的名字来源于它们与绝大部分恒星相比截然不同的演化过程,这使得它们游离在理论预言的演化轨迹之外。某国际研究团队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对年轻星团NGC2173中的蓝离散星进行了研究,首次在这个年轻星团中观测到了一族不同寻常的蓝离散星。根据这一发现,这一星团包含着突然爆发性形成的一支蓝离散星,这一结果发表于《天体物理杂志》上。 这段文字,作者意在说明( )。
8. 京杭大运河沟通的水系不包括( )。
39.古汉语在我国中小学、大学有着完善的教育方案,而艺术类及其他非文学专业到了硕博阶段,对此却缺少了必要的定性要求。虽然现在个别院校继续展开古汉语教学,但仅仅作为选修课程,而外语课程的设置,从孩童阶段直到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都是以必修课的形式贯穿始终。课程设置不平衡,使得外国语和古汉语教学产生严重失衡,导致了古汉语走向教学的边缘。这段文字体现的观点是( )。
75.立方体:几何学
四、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请开始答题:76.某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该国生物医学库中50万名37岁至73岁男性和女性数据后发现,超重和心境平和有显著相关。研究者认为,平和的心态有可能增加体重超标的风险。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支持研究者的上述观点?
70.信用联动奖惩:指有关部门或组织在法定范围内根据企业、个人信用记录,采取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等方式,对其依法联合实施奖励或惩戒的行为。下列属于信用联动奖惩的是:
30.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时期,古人大多_____,囿于一隅,连方圆十公里以外的地方都未曾涉足,多数人对发生在远古的事毫无兴趣,有兴趣的人也多以_____的民间通道中了解外界的变化,小道消息几乎代表了大部分古人对新闻的认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