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平等原则
B
诚实信用原则
C
公平原则
D
自愿原则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民法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诚实信用原则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与之相对的是“欺骗,隐瞒事实等;公平原则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民法总则》规定,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公证遗嘱为准。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
根据《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 )等形式。
19.2017年7月2日,甲向乙借款5万元,双方约定,还款期为2017年11月29日,到了还款期,甲没有偿还,那么乙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间,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出卖人( )按照约定的时间交付标的物。约定交付期限的,出卖人( )在该交付期限内的任何时间交付。
小明今天8岁,其父母因长期两地分居导致感情破裂而诉讼离婚,法院判决小明随母亲生活,后来父母各自再婚,小明在外婆家居住,由外公外婆共同照看。此时,小明的监护人是( )。
《民法典》规定,未设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 )可以依法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
教师对生病的学生救护不力,属于( )。
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 )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在下列何种情况下,居住权消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