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刺激与反应
B
同化与顺应
C
平衡与守恒
D
尝试与顿悟
正确答案 :B
解析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同化与顺应。同化指的是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过程。 顺应指的是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相关试题
43.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个小时、几天或几周后,他可能会突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 )。
3.教学中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有( )。
遗忘规律是先慢后快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再加强复习。( )
三、多选题1.根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评价可分为( )。
以下不是托尔曼提出的概念的是( )。
18.小敏近段时间总是反复检查自己的考卷、作业、书包等总认为试题有遗漏、作业没做完、书包里的东西没收拾好……这些行为表明她有( )。
7.以下技能属于操作技能的有( )。
52.( )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6.我国现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分为两种:一种是“五四”制,即小学5年,初中4年,另一种是“六三”制,即小学6年,初中3年。( )
17.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
二、单选题1.“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这一儿童中心理念出自教育家( )的教育理论。
3.孔子主张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循序渐进这条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