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
B
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
C
教育目的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
D
教育目的具有时代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金标尺答案】C。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教育活动有指导意义。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依据具体社会具体情况制定教育目的,并不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所决定。
相关试题
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是( )。
8.柏拉图曾说“没有经过检省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从德育方法来看,这属于( )。
80.近年来,某市教育局多次下发通知,明确规定小学和初中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不得举办以应试为目的的提高班、实验班,也明确规定双休日和寒暑假不得补课或办补习班。然而,该市某初中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现象依然存在,假期补课也一直在进行。依据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此材料中的( )
8.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反映的是( )的德育原则。
20.在对待师生关系方面新课程强调( )。
30.布鲁纳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原则有( )
30.《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属于以下哪项内容?( )。
17.洛克的代表作( )中反映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
曹冲称象主要反映出的是()。
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 )。
10.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 )。
15.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