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每年夏历十一月,当黄河流域步入仲冬之时,冬至便来临了。冬至标志着冰封雪飘的严冬来临。早在西周、春秋时期,先民已用土圭观测太阳确定了冬至,它和春分、夏至、秋分一同成为我国最早的四个节气。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古人解释其是“日南之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日冬至”,意即从位于北半球中部的黄河流域观察,这一天太阳的位置最南,出现时间最短,照射物体投下的影子最长。冬至过后,白昼便一天天延长,流行于民间的“_______________”俗语,真实地描述出这种变化,冬至节故而又称“长至节”。
①冬至由天文节气名成为古代节日,与中国古代盛行的阴阳观念密切相关。②古人认为,昼为阳,夜为阴;君为阳,臣为阴;男为阳,女为阴......阳盈阴弱,自然与社会方能井然有序,正常稳定。③由于从冬至起,白昼渐长,黑夜渐短,因此古人给冬至定性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④
在神鬼观念较浓的西周,统治者在冬至日主要祭祀神鬼,求其庇佑国泰民安。春秋时期,人文思想空前流行,冬至进一步与政治、人事联系起来,出现贺冬之礼。到了汉代,冬至已经成为节日,自上而下兴起贺节之俗。东汉蔡邕在《独断》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这一天,皇帝在南郊举行祭天之祀。从此直至明清,历代统治者皆视冬至之仪为国之大典,前后几日均放假休政歇市,共庆阳气君道增长。
上所化为风,下所习为俗。至迟从东汉起,冬至节走出官廷,成为全社会各阶层的共同节日。在儒学成为社会指导思想及行为规范的背景下,天、地、君、亲、师同为儒家推重,表现在冬至节风俗中,就是五者全都成为民间敬贺的对象。东汉末年崔寒《四民月令》说“冬至之日,荐黍羔。先荐玄冥,以及祖称。其进酒肴,及谒贺君师者老......”,可见民间敬贺对象之多。祀贺对象的扩大化,不仅为冬至节增添了新内容,而且赋予其更强的生命力和民俗色彩。
冬至节在长期传承过程中出现许多新内容。魏晋时期,冬至节出现向敬贺对象献履袜之俗,表示良好祝愿。曹植《冬至献履袜颂表》开头便说“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太平御览》也有“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旦之仪。又进履袜,作赤豆粥”的记载。南北朝时,民间兴起吃赤小豆之俗,人们认为此物有驱瘟辟邪的神奇功效。
唐宋明清时期,冬至节已次于春节,流传有“冬至大似年”的民谚,民间又称冬至为“小年”“亚岁”。冬至这天,乡熟放假,商业歇市,织工停织,人们在家拜贺尊长,尊卑以次相拜贺,子弟为父兄称觞祝寿,亲戚往来相拜,朋友邻里相互登门或投刺(名片) 恭贺,谓之“拜冬”。冬至时黄河流域绝大部分地区呈现出一片喜庆景象,不过也有一些地区仅有祀先之仪,尤其山东邹县一如平日。据言,此日为孟子忌辰,重视礼仪的邹县乡民便废除了冬至庆贺之仪。
冬至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敬师的节日,主要是由黄河流域的农事规律和黄河人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决定的。冬至所在的夏历十一月,正是黄河流域的农闲季节,早在汉代,学童拜师读书便定在此月。久而久之,敬师就成为冬至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成为黄河人辈辈传承的美俗。
A
冬节夜最长,难得到天光
B
冬至四十六,三阳生此辰
C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D
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
正确答案 :C
解析
待填句为一句俗语,由“真实地描述出这种变化”可知,待填句讲的是一种变化,横线前“冬至过后,白昼便一天天延长”即为这种变化,也就是冬至之后,白昼逐渐变长。对应选项,C项意为过了冬至这一天,白天就会开始慢慢变长,符合文意,当选。A项意为冬至那天夜是最长的,无法体现白昼逐渐的这种变化,排除;B项意为冬至之后的四十六天里,阳气开始逐渐增长,天气也会渐渐变暖,讲的是气候、气温的逐渐回暖,而非白昼时间变长,排除;D项意为晚上风稍微有些急,而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时间相对较短,不体现“变化”,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项。
【文段出处】《郭春梅:黄河流域冬至节的产生与变异》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以下这段文字,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个位置?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土壤绝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样死气沉沉,而是充满了生机。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生物在土壤里生活,微量元素不断地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往来穿梭,维持着微妙的动态平衡。
2022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关于该文件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
2023年第3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文章中提及的内容包括( )。①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②勇于自我革命和接受人民监督是内在一致的,都源于党的初心使命③腐败是最容易颠覆政权的问题,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④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下列与无线通信技术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名言与历史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
房屋:浇筑:榫卯
①老龄化成为今天全世界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而已②因此,所有的人口学家都同意,世界不只迈向城市化,也迈向老龄化,这是史无前例的现象③“少子现象”的长远影响是全社会人口年龄结构日益老龄化,即便在“人口惯性”下出生的新生儿数目不少,也只是暂时的④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的漫长岁月里,有99.9%的时间,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⑤由于医疗水平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得以延长,这也使得老年人口日益增多⑥在考古学家挖掘出的史前人类遗骸当中,还没有年龄超过50岁的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 )。
下列哪组事件的先后排序是正确的?( )
岩浆岩是由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下列与岩浆岩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36.中国与西方国家处在不同文明的话语体系与文化逻辑之中。在跨文化传播中,由于双方的信息解码规范与所处语境不同,加之中华文明自带神秘光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典型叙事风格给外部世界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带来不少挑战。为了让国际社会能够理解内嵌的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输出的内容通常简化为审美符号而非观念符号,并通过典型的传统中国元素不断强化“自我东方化”的刻板印象,这让国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印象单一且流于表面,传播效果并不理想。 这段文字主要:
提纲:初稿:终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