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1)关注生存阶段 这是教师成长的第一个阶段,这时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关注处理和同事学生的人际关系。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站稳了脚跟时,便开始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将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关注学生阶段。这时教师会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与情感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个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和方式。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老师是否成长成熟的标志之一。
相关试题
13.小明将自己考试成功的原因归于自己近段时间的努力,属于( )的归因。
29.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
班主任王老师在“每月一星”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王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28.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
23.影响课堂气氛的首要、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式上多采取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 )。
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完美化,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教育和实践所能实现的,而要经过多次的再认识和再实践才能逐步达到较高的境界。况且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对人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这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具有( )的特点。
23.教师在教学时,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的程度越高越好。
4.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贯彻( )。
18.一个学生不敢同教师说话,也没有勇气向教师请教问题。他一旦敢于主动向教师请教问题,教师就给予其表扬并耐心解答他的问题,他就能学会向教师请教问题的行为方式。这种方法属于( )。
5.我们去参观一个工业新产品展览会,会后对一台台新机器的形状的记忆,就是( )。
32.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