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
教唆行为的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但特定并不意味着只能对一人教唆,对特定的二人以上实施教唆行为,也能成立教唆犯。如果唆使的对象不特定,则叫“煽动”,不成立教唆。
故本题说法错误。
相关试题
某国家工作人员李某与社会上的张某勾结,由李某利用职务便利同张某共同骗取国家大量财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在一起犯罪中系首要分子,因此在该犯罪中甲系主犯。( )
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可能( )。
某 KTV 老板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违法行为时为组织卖淫者通风报信,则该老板和犯罪人构成共同犯罪。( )
107.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害丙,但次日甲因为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按照共同犯罪是否有组织形式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 )
101.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某日晚,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屋外望风,甲进入丙家,见丙女一人在家,就对丙女实施了强奸行为,对本案应如何处理?( )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下列人员属于主犯的是( )。
甲绑架了乙作为人质,向乙的老公丙索要20万元人民币。丙对甲说:“正好,你杀了她吧,我给你50万,先给你20万,事成之后再给你30万。”最后,甲将乙杀害,甲从丙处获得了50万元人民币。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8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是( )。
3. 甲欲购买乙的二手车,并支付给乙订金1万元。后乙反悔,且不归还甲的订金。甲多次索要无果,便邀其好友丙商量,由丙开车放风接应,于某日下午放学之时,将乙7岁的儿子强行带走,并向乙打电话索要订金1万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