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正确答案 :B
解析
【事考帮答案】B。考查法律-刑法。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A项:甲不具有希望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因此不构成直接故意。故A错。 B项: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听之任之放纵危害结果的发生。甲认识到了自己枪法不准,有可能造成小孩死亡的危害结果,但是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此完全符合间接故意的构成要件。故B对。 C项: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最大区别在于意志因素: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行为人不仅希望结果不要发生,而且排斥、反对结果的发生,会采取一定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虽然不希望结果发生,但并不反对、不排斥结果的发生,也不会采取措施去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本题中,甲虽然对行为可能导致危害结果有认识,但不符合过于自信的过失的意志因素。故C错。 D项: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前提是对危害结果没有预见,而本题中甲已经预见到了可能发生危害结果。故D错。 综上,故本题选B。
相关试题
公文拟稿是指公文文件的起草,这是一项具有很强思想性、政策性的工作。公文拟稿需要注意的内容包括( )等。
109. 若法院并处其罚金5000元,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公文拟稿是指公文文件的起草,这是一项具有很强思想性、政策性的工作。公文拟稿需要注意的内容包括( )等。
54. 下列选项中,未产生债权的是( )。
7. 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按份责任。( )
67.明代思想家顾炎武以“一战摧大敌,顿使海宇平”赞扬哪场以少胜多的战争( )。
49. 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公文拟稿是指公文文件的起草,这是一项具有很强思想性、政策性的工作。公文拟稿需要注意的内容包括( )等。
42. 佛教诞生距今有2500多年,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下列佛教四大名山中纬度最高的是( )。
111.关于主送机关和上述公文的主送机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5.豆蔻原是一种植物,多形容十三四岁的少年的青春年华。( )
90.小张假期出去旅游时搭乘了一辆大巴车,上车后,小张发现该大巴车的座椅均按座位号顺序依次排列,其中有两个座位号相连的座椅坏掉了,剩下的座椅的座位号之和恰好等于1000。那么,该大巴车的座椅共( ),坏掉的座椅的座位号分别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