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同学们给小林起外号只是同学间的玩笑,不必严肃处理
B
张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C
张老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的行为属于强化
D
小林的父母不愿抚养他,张老师可以不与他们沟通,自行采取教育措施
E
王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做法违背了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
正确答案 :A D E
相关试题
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降低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5.教师应依据学生观察力的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须注意以下哪些事项?( )
21.儿童只能用数手指的策略计算3+8的结果,该儿童的心智技能处于( )。
40.依据教育法规规定的内容的不同,教育法规可以分为( )。
18.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绘制数学地图时,铁路用白色,公路用红色,河流用蓝色,学生便可清晰地将它们区别开来。该教学所体现的心理效应是感觉( )。
12.同一儿童能表演算较抽象的数学题,但在理解历史事件时却不能离开具体的形象,这是儿童的思维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
32.“价值中立”这个说法来源于( )。
在实际工作中,新手教师即使完全模仿专家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很难达到同样理想的效果。这说明教学策略具有( )。
28.在教育法规实施的过程中把执法、守法和法规教育结合起来,以说服教育为主,行政、司法强制为辅,使教育主体自觉做到学法、知法、守法。这遵守了教育法规实施的( )。
16.周老师在讲授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知识点时,先让学生观察书本、课桌、墙面,朗读正方形、长方形的概念,然后再列举出一些错误的例子,指导学生自主发现在判断正方形、长方形时易犯的错误,并表扬能说清楚错误原因的学生。周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
8.该案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
2.保罗·朗格朗(PaulLengrand)指出:“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只要人活着,就应该是继续的。教育必须以这样的做法,来适应个人和社会的连续性要求。”对此解释合理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