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替代性强化
B
自我强化
C
正强化
D
负强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斯金纳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其中,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中,李老师的行为是为了增加冯佳课堂发言的概率,为此撤销了一个厌恶刺激,属于负强化。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13.儿童的发散思维在3—4岁出现第一个增长期,7—8岁出现第二个增长期,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差异性。( )
2.课堂秩序管理的内容主要有( )。
23.陈老师讲加减法分配律时,在黑板上罗列了几个例子,让学生们自己总结规律。陈老师的做法最符合( )理论。
17.在小学阶段,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23.高二学生小张在期末考试中作弊,学校应该依据《国家教育与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条例对其进行处理。( )
1.下列关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描述,正确的有( )。
【不定项】4.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
22.某公司人员招聘要求如下:有责任心;善于交流沟通;团结同事,有较强的同理心。根据认知风格的分类,( )认知风格的人更适合这份工作。
24.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反馈:学生做的好时,予以表扬;做的不好时,及时指出使其改正。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桑代克学习理论中的( )。
14.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教育的关键核心。( )
8.小学二年级的娜娜帮助同学打扫卫生,老师奖励了她一朵小红花,然后她更乐于助人了,这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36. 小明每次练习游泳时,都会想起换气要领”入水时嘴巴和鼻子同时出气,尽可能用力吹,达到吹出气泡的效果“,这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