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病入膏肓 动荡不安 阴差阳错
B
死气沉沉 经天纬地 不期而遇
C
了无生机 连绵不断 机缘巧合
D
奄奄一息 接踵而至 逢机遘会
正确答案 :C
相关试题
105.国外某公司从农户收购伪步行虫和蟋蟀等昆虫,把它们加工成粉末或油,再与其他食材混合,制成让人吃不出昆虫味道的美味食品。2019 年该公司销售这种食品已实现百万美元盈利。联合国粮农组织肯定这家公司的做法,并指出食用昆虫,有利于应对世界性粮食供应紧缺和营养不良问题。以下哪项可以作为上述论证的前提?
27.无论经历多少艰难、付出多大牺牲,都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不能忘了肩负的使命任务,始终信念如磐、意志如铁、________,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见世面中强大内心,既能容得下征途顺利时的春风得意,谦虚谨慎、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也能容得下前进受挫时的________,淡定从容、________、不言放弃,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3、朊病毒是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能迫使正常蛋白呈现相同的错误折叠形状并像传染病一样在组织中传播。这是继认识到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微生物可以引发疾病后,人类又发现的另一种引发疾病的病原体。因此,如果想要成功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针对(靶向)有活性的朊病毒,而不是已经死亡的斑块和缠结物中的大量蛋白。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出:
3.随着地球环境的变迁,地球上的生物也随之相应不断演化,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11.2019年是中国航天的超级大车,在这一年取得的成就不包括的是()
87.筚路蓝缕:艰辛
101.人体在37°C左右的时候,能够使用最小的动力来维持身体需求的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在37°C时通过获取少量的能量,就能达到最大的行动力。因此,一个多世纪以来,37°C一直被当作人类健康的体温标准。然而日前一-项研究却揭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正常状态下人类的体温越来越低了,约每10年下降0.03°C。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结论?
30.尽管许多人相信宇宙的其他地方存在生命,但我们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因此,重要的是要将所有生命都看作是 的,不管其大小、数量或位置。地球支持着宇宙中唯一 的生命。因此,无论太阳系或宇宙其他地方的生命形式如何,我们都必须确保它们 有害的污染——无论它们更接近地球生命,还是完全陌生的外星生命。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93.蛛丝马迹:鸟迹虫丝
39. ①实际上,根据闪电发生时的电量密度、空气密度以及电压变化等,可以估算闪电(包括非发光区域在内的闪电)约粗1~40米 ②最长的闪电甚至可以长达数百千米,这么长,这么细,怪不得我们常说“瘦成一道闪电”呢 ③但是通过观测闪电的发光部分,可以判断其直径约为3-23厘米 ④闪电发生时,常常呈现为明亮的闪电通路 ⑤从闪电灼烧形成的地面坑洼直径来看,闪电的能量集中区域不足5厘米,但闪电的长度变化比较大,从数百米到数千米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103.磷存在于我们的DNA中,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但它早期是如何到达地球的仍是一个谜。近日,科学家通过观测恒星形成区域,追踪到了含磷分子从宇宙到达地球的“旅程”。观测结果表明,含磷分子是在大质量恒星形成时产生的,刚形成的恒星会释放气流,在星际云中打造出一条通道,随着恒星震动和释放辐射,含磷分子在这些通道壁上沉积并产生大量一氧化磷粒子,这些粒子逐渐汇聚融合,从一块小石头变成了彗星。而这些彗星,就成为了生命的“信使”,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二十八星宿对于古人来说,不仅与军事,农耕等有紧密关系,与文学关系也很密切,所以古代诗文中对于二十八星宿的引用很多,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到二十八星宿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