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商周时代的艺术成就——《中国青铜时代》
B
南宋都城的城市建设——《从平城到洛阳》
C
晚清的政治改良运动——《从甲午到戊戌》
D
明末中西文化交流史——《利玛窦与中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常识。A 项,在中国古代史中,夏商周三朝称为“青铜时代”,商周时期是青铜发展的繁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青铜艺术品,因此研究商周时期的艺术成就可以查阅《中国青铜时代》。故 A 项对应正确,排除;B 项,公元 1127 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继承大宋皇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平成和洛阳均与南宋都城建设无关,因此研究南宋都城的城市建设不能选择文献《从平城到洛阳》。故 B 项对应错误,当选;C 项,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倡导通过改良的方式,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并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开展了戊戌变法,因此,研究晚清政治改良运动可以查阅《从甲午到戊戌》。故C 项对应正确,排除;D 项,利玛窦为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万历年间处于明末时期。因此研究明末中西文化交流史可以查阅《利玛窦与中国》。故 D 项对应正确,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B 项。
相关试题
某新能源汽车企业计划在A、B、C、D四个城市建设72个充电站,其中在B市建设的充电站数量占总数的1/3,在C市建设的充电站数量比A市多6个,在D市建设的充电站数量少于其他任一城市。问至少要在C市建设多少个充电站?( )
34.在文字还不普及的时代,民间故事承担了培养人生观、道德观、伦理观的职能,听故事是人们学习传统文化、自然知识、人生哲学等的重要渠道。然而,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接受习惯和审美趣味。当下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了解,更多的是通过影视作品、网络小说、电子游戏等途径,年轻人对传统民间故事中的一些经典形象越来越陌生,不少专家学者表示,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刻不容缓。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
南京在历史上的名字变化或褒或贬,根本源头在于统治者的好恶。不惟南京,同样原因也引发了其他地名的变迁,宋廷平定方腊起义之后,深恨江南百姓造反,艺术修养最高的皇帝宋徽宗遂在地名上做文章:方腊的两个活动区域,歙州被改成徽州,取的是“徽”的本意“捆绑束缚”;睦州则被改成严州,意思更是不言自明的。相比之下,朱元璋为避国号讳,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改成宁波,已是很“友好”了。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
射电天文学的进步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了宇宙遥远的边缘,那里 了更多有关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关键线索。天文学家都渴望拥有威力更加强大的射电望远镜,谁拥有了这种望远镜,谁就更有可能站立在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潮头,______,成为破解宇宙之谜的领军力量。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研究者认为,有些人罹患哮喘病是由于情绪问题。焦虑、抑郁和愤怒等消极情绪,可促使机体释放组织胺等物质,从而引发哮喘病。但是,反对者认为,迷走神经兴奋性的提高和交感神经反应性的降低才是引发哮喘病的原因,与患者的情绪问题无关。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
著名科学家、科学史学家普赖斯提出:如果K代表参与某一专业领域的人数,那么这个数字的平方根大致等于为这个领域做出一半贡献的排名在前的那部分人的人数。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普赖斯观点的是( )。
蜂鸣式营销是一种通过向潜在消费者直接提供企业产品或服务,使其获得产品或服务体验 的销售方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蜂鸣式营销的是( )。
一方面,受世界经济______影响,大宗资源产品价格走低,资源型企业纷纷陷入困境,资源型城市财政收入也急剧下降,无力增加投入;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规模经济刺激已经______,来自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相应减弱,资源型城市债务扩张趋于收紧。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资金约束日益_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佩刀:刀鞘( )
关于我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例18】就文学创作而言,人工智能未来有可能在编剧或网络文学方面有所______,毕竟除了一小部分杰出的作品外,无论剧本创作还是网络文学,都比较依赖标准化的情节与词语搭配。而文学作品的______程度越高,越有可能人工智能化。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29.研究显示,约200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石器处理食物,例如切肉和捣碎植物。与此同时,人类逐渐演化形成较小的牙齿和脸型,以及更弱的咀嚼肌和咬力。因此研究者推测,工具的使用减弱了咀嚼的力量,从而导致人类脸型的变化。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者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