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溶血性贫血
B
慢性ITP合并缺铁性贫血
C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D
急性白血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
患者青年女性,反复牙龈出血和月经增多半年(ITP患者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常见,内脏出血少见但月经过多常见),查体:轻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ITP患者一般无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査:Hb82g/L(成年女性Hb正常值110~150g/L)提示贫血,RBC4.0×10¹²/L(女性正常3.5~5.0×10¹²/L),WBC5.6×10⁹/L(正常4~10×10⁹/L),Plt13×10⁹/L(正常100~300×10⁹/L)明显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产板型巨核细胞少(ITP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故患者应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有长期失血史,失血伴随失铁,且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36%,提示骨髓增生以红系为主(符合缺铁性贫血的变化),骨髓内、外铁均减少(有贮存铁减少的实验室证据),综合分析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慢性ITP合并缺铁性贫血(B对)。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男,42岁,头晕乏力、面色苍白3年。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5cm。血红蛋白58g/L,红细胞1.7×1012/L,白细胞2.3×109/L,血小板34×109/L。骨髓增生减低,但红系增生,以中晚幼红为主,尿Rous试验(+),Ham试验(+),首先考虑( )。
霍奇金淋巴瘤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
患者,女,35岁。黄疸贫血伴关节酸痛3个月,体检检查巩膜黄染,脾肋下2cm,血红蛋白58g/L,白细胞5×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25%,外周血涂片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尿隐血试验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缺铁性贫血的检查结果为( )。
患者女,30岁。月经量多已2年,近3个月来感乏力、头晕、心悸。查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6.0×109/L,血小板140×109/L,血片中可见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骨髓象:粒红比为1:1,红细胞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45%。体积小,胞质偏蓝。治疗首选( )。
男,36岁,5天前发热咽疼,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下肢少许瘀斑。白细胞16.6×109/L,原始细胞0.60,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34×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
易发生DIC的急性白血病类型是( )。
男性,20岁,发热二周,体温38~39°C,检查皮肤散在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cm×1.5cm大小淋巴结 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检查( )。
女,35岁。血常规检查发现三系细胞减少1月余,发热3天。查体:T38.5℃,肝脾肋下未触及。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极度低下,可见较多脂肪滴。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双下肢对称性紫癜伴荨麻疹者常见于( )。
我国规定成年男性血红蛋白(Hb)低于( )时诊断为贫血。
女,25岁。发热伴下肢和腹部皮肤瘀斑5天。查体:双下肢和腹部皮肤有多处瘀斑,双侧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可触及淋巴结肿大,活动无压痛,最大者为2.0cm×2.5cm,胸骨压痛(+),腹软,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化验:Hb78g/L,WBC18×109/L,可见原始和幼稚细胞,Plt25×109/L,网织红细胞0.00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