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
根本法和普通法
C
实体法和程序法
D
一般法和特殊法
正确答案 :C
相关试题
42.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调节主要通过( )两种形式来实现。
21.儿童只能用数手指的策略计算3+8的结果,该儿童的心智技能处于( )。
数学课上,袁老师给学生准备了一定量的小棒、小方块等道具,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出鸡兔同笼问题的各种假设、推测。袁老师的教学模式属于( )。
2.陶行知说:“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这体现了教师职业劳动的( )。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根据( )原则贯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社会成员中哪些人能够享受学校教育,受什么程度的教育,受教育机会怎样分,是由一定社会的( )所直接决定的。
17.下列选项中,体现思维概括性的是( )。
15.下列教学模式中,与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和组织形式最相似的是()。
41.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等方面共同来构成的,其中处于核心和首要地位的是( )。
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 )。
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降低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10.“我”意识到教师与学生要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