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选修课程
C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D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新课改的具体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2)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 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相关试题
63.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各种特殊能力,并运用到其它方面的学习的课程是( )。
7.周老师上课时严格按照教材内容,坚决反对到社会生活实践中挖掘课程资源。这反映了周老师课程实施中的创生取向。( )
78.隐性课程有多种表现形式,以下属于隐性课程的是( )
79.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将10%~20%的课时量给予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体现了课程结构的( )
22.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而隐性课程也总是蕴藏在显性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过程之中的。( )
51.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的课程被称为( )。
4.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对学生某一阶段学习的最高要求。( )
5.关于新课改的具体目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8.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
1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伴而生,对显性课程的教育效力起着积极地影响。( )
22.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
12.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指( )①教育功能观的转变②教师观的转变③学生观的转变④教学观的转变⑤评价观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