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治理之前毛乌素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B
毛乌素沙漠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治理毛乌素沙漠适合种植耐酸性植物
D
毛乌素沙漠在“三北”防护林体系范围之外
正确答案 :B
解析
【金标尺答案】B
17. B 【解析】地理常识。A项错误,中国最大沙漠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百年前曾被西方探险家称作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选项表述错误。B项正确,毛乌素沙漠处于内蒙古、宁夏、陕西三省交界处,毛乌素沙漠位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度地带。C项错误,治理毛乌素沙漠适合种植耐碱性植物,因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形成盐碱性。D项错误,按照总体规划,三北工程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9个县(旗、市、区)。毛乌素沙漠处于内蒙古、宁夏、陕西三省交界处,毛乌素沙漠在“三北”防护林体系范围之内。故本题答案为B项。
相关试题
一家全国连锁珠宝店的H分店,去年在当地投放大量电梯促销广告。广告投放后,客流量激增,净利润和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0%。可见电梯促销广告对于提高企业利润十分有效。假设 G、M、R、S是与H分店规模、位置等具有可比性的其他4家分店,则下列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
5、根据2020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自然声源对于( )相当于( )对于煤炭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以下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解正确的是:①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②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③法治社会建设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④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下列关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南昌起义,标志着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②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③古田会议,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建军原则,确立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制度④党的十八大,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⑤党的十九大,把“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写入党章
4、2020年3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根据该规定,党组(党委)应当加强对本单位(本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的领导。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下列理解不准确的是:
微型无人机:旋翼无人机
56. 兵法中说“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妙在于乘”,强调作战中乘敌之隙的重要性,战场上激烈角逐中,战机从来不是无缘无故就有的,敌之嫌隙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得到,它是双方指挥员进行谋略博弈的结果,离不开指挥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离不开指挥员运用各种手段去促成。信息化战争中,要充分运用谋略,善用战术技术手段,灵活运用隐真示假、声东击西等方法,诱惑敌人产生错觉,从而产生部署失误、行动失当等“隙”,使有准备之敌变成毫无准备之敌、使集中之敌成为分散之敌、使占地利之敌变成运动之敌、使士气旺盛之敌变成士气低落之敌、使难打之敌变成好打之敌,并伺机击敌,达成作战胜利。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青铜器物:商朝礼器:文化遗产
下列哪一情形在历史上有可能发生?( )
46、当技术的进步逐渐拨开传统“战争迷雾”之时,网络和电磁等虚拟空间要素也给侦察情报带来了相应的挑战。一方面,网络空间的开放互联庞大的用户群体、被动的防御特性、未知的安全漏洞,使得网络攻击的隐蔽性不断增强、难以防范。同时,情报的处理、分发离不开安全稳定的网络支撑。另一方面,战场上的无人化侦察装备种类繁多,特别是重点区域和要害目标附近,用频装备数量庞大,导致局部电磁拥挤,容易出现频率自扩现象。而且交战双方极易互相实施电磁干扰和压制,使得无人化侦察装备的稳定运行遭受严峻考验。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74. 老年系数是指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少年儿童系数是指14岁及以下人口数在总人口中 的百分比;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百分比), 一般以15~64岁为劳动年龄, 14岁及以下和65岁及以上称为非劳动年龄或被抚养年龄;老少比是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与14岁及以下人口数量之 比(百分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