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2岁—口头语
B
4岁—动作行为
C
4、5岁—书面语言
D
6、7岁—时间知觉
正确答案 :A C
解析
D项,6-7岁是运动知觉速度和灵敏度发展的关键期。常见的关键期有:①1-3岁:口语学习的关键期;②4-5岁:书面语言学习的关键期;③5岁以前:音乐学习的关键期;④5岁左右: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⑤10岁以前:外语学习的关键期。
相关试题
老师在教授“圆”的知识课程时,利用硬币、盘子、车轮等实物模型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对“圆”获得生动鲜明的表象,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老师运用的教学原则主要是( )。
陈明平时行动迟缓、情绪反应极慢又不表现于外,如果一旦发生情绪反应,却深刻、持久,能体验到别人觉察不出的事件。由此可知,陈明的气质类型属于( )。
教师运用说服法教育学生过程中应注意( )。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典型代表。
儿童形成初步运算结构,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思维推理和群集运算。这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的( )。
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就是引导”,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包括( )。
《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的一篇文章,它提出大学的终极目标是( )。
三、多选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动作技能是学生应当掌握的技能之一,其发展的最重要特点是( )。
从课程开发主体来看、课程开发可以分为( )。
根据制定教育政策所起的作用不同,教育政策可以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