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飘逸 滔滔江水
B
葳蕤 风生水起
C
旖旎 涓涓细流
D
婀娜 流水潺潺
正确答案 :C
解析
C 【解析】综合辨析题。第一空,搭配“风景”,A项“飘逸”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气质好、动作自然好看,搭配不当,排除,B项“葳蕤”形容枝叶繁盛,羽毛装饰华丽鲜艳的样子,也可形容植物生长茂盛的样子,也可比喻辞藻华丽。搭配不当,排除,D项“婀娜”形容柳枝等较为纤细的植物体态优美或女子身姿优雅,亭亭玉立,搭配不当,排除,C项“旖旎”多用来描写景物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符合文意,当选。
第二空,代入C项“涓涓细流”与横线后“流淌”形象化对应。
故本题答案为C项。
【文段出处】《光明日报:一年月色最明夜 千里人心共赏时》
相关试题
3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45.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______________,而且有些是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
63.纪录片:电视剧( )
34.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规划更多考虑的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一到雨季,许多城市排水不畅,水淹城区;旱季用水缺乏,大量抽取地下水。这时,规划的缺失就暴露出来了。有关专家认为,未来极端天气将会越来越多,大的干旱和洪水将更加频繁,城市建设势必越来越受到严峻气候的挑战。这段文字的作者意在强调( )。
64.结构:剖析( )
50.长期处于草根状态的民间文化,太多难有连续性的书面记载。“非遗”申报的制度化要求,使申报本身成为步履维艰、绞尽脑汁的过程。最终,可能表格填得工工整整,视频也做得精美绝伦,但在一定程度上,却是将原本活态的文化形式化的过程。如此,便失去了申报“非遗”最初的意义与目的。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一、选词填空21.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精神,_____人们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人和实现人的价值。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12.甲、乙两人比赛爬楼梯,当甲跑到4楼时,乙恰好跑到3楼,照这样计算,当甲跑到16楼时,乙跑到了( )楼。
有七个排成一列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3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3。则第三个数是( )。
7.256,269,286,302,307,( )
29.尽管自学术角度观之,在整体设计和具体材料运用等方面,此书并未有太多超越之处,但仍有不少值得中国研究者_____的地方。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多_____微观描述与宏观叙述的可能性。就笔者_____,目前做茶相关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73.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②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了有声无形的窘境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