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丙硫氧嘧啶
B
普蔡洛尔
C
甲巯咪唑
D
碘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内科学-抗甲状腺药的应用。
抗甲状腺药(ATD)治疗是甲亢的基础治疗,包括硫脲类和咪唑类两类,硫脲类包括丙硫氧嘧啶(PTU)和甲硫氧嘧啶等;咪唑类包括甲巯咪唑(MMI,他巴唑)和卡比马唑(甲亢平)等。它们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碘的有机化和甲状腺酪氨酸偶联,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是对甲状腺内已经合成的激素没有抑制作用。有两种情况优先选择PTU,妊娠T1期(1~3个月)甲亢和甲状腺危象(A错);妊娠T2、T3期选择甲巯咪唑(MMI)。妊娠20周属于T2期,首选甲巯咪唑(C对)。普萘洛尔属于β受体阻断剂,其作用机制是阻断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刺激作用和抑制外周组织T4向T3转换,主要用于甲状腺危象的治疗(B错)。碘剂仅在术前和甲状腺危象时使用(D错)。
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女,33岁。无乳,闭经4年,昏迷,T 41℃,心率90次/分,血压80/40mmHg,钾4.5mmol/L,钠126.4mmol/L,血糖3.1mmol/L,应诊断为( )。
女,60岁。心悸、多汗、消瘦2年。症状加重伴咽痛、发热1周。恶心、呕吐、腹泻1天。查体:T 40.2℃,P 180次/分,大汗淋漓,甲状腺弥漫性Ⅱ度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不适当的处理措施是( )。
帕金森病的典型步态是( )。
男,58岁。外出途中突然头痛、眩晕,伴呕吐、走路不稳前来急诊。查体:BP180/105mmHg,心率62次/分,双眼向右水平眼震,右手指鼻不准,右侧跟膝胫试验阳性。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导致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 )。
男,15岁。咽痛、发热1周,双下肢对称性紫癜伴腹痛及关节痛3天。实验室检查:血Hb 125g/L, WBC 10.5×109/L,Plt 110×109/L,凝血时间正常,粪隐血(+)。该患者最有可能出现异常结果的检查是( )。
TIA持续时间通常为( )。
下列最易出现脑膜刺激征的是( )。
患者,女,28岁。月经量多1年,近10日经常鼻出血,脾肋下未及。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30×109/L。骨髓检查:粒红细胞系增生旺盛,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应诊断为( )。
女,65岁。突发剧烈头痛后昏迷1小时。查体:深昏迷,颈强直,四肢无自主活动,肌张力高,腱反射活跃。头部CT示脑沟与脑池高密度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
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症状是( )。
女,33岁。无乳,闭经4年,昏迷,T 41℃,心率90次/分,血压80/40mmHg,钾4.5mmol/L,钠126.4mmol/L,血糖3.1mmol/L,最适合该患者的药物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