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人工智能不论对于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是危机
B
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社会图景并被接受
C
人工智能能够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浴火重生的希望
D
人工智能会加剧大企业对相关产业的垄断局面
正确答案 :C
解析
答案:C 本题考查意图判断题。 解析:文段开篇指出人工智能变成现实,将带来两种截然相反的图景,并具体阐述了两种图景,后文指出成为何种图景,关键在于人工智能能否带来社会革命,让大多数人成为使用人工智能的主体。文段尾句通过结论词“从这个意义上”进行总结,并通过转折关联词“但”重点强调人工智能能够给社会带来浴火重生的可能,对应C项。A项“都是危机”对应尾句转折前的表述,非重点,排除;B项“并被接受”文段没有提及,无中生有,排除;D项“加剧大企业对相关产业的垄断局面”与文意相悖,文段指出“不再是被少数大企业所垄断”,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相关试题
59. 某企业将利润提成作为奖金发放,利润低于或等于10万元时按5%提成,低于或等于20万元时,高于10万元的部分按7.5%提成,高于20万元时,高于20万元的部分按10%提成。问当利润为40万元时,应发放奖金多少万元?( )
1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美国**参与并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70.左图是给定纸盒的外表面,以下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
43.时间是大自然的产物,节气展现的则是农耕文明的智慧。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便是对其文化内涵的极大肯定。先民通过观察天文地理、气象物候,来感知自然变化、安排农业活动,敬天顺时,依农得时,从而创造了二十四节气。所谓“认识一个民族,其实就是认识它如何使用时间”,节气犹如包裹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文化密码,具有时间性与实践性的双重含义。从中既可以窥探出古人如何以人之理性追问天地运行与造化万物,更鲜活地展现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从自然中推演人文,在人文中回归自然,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学之本。这段文字的主旨为( )。
39.近年,书法教育呈现出一种新生态。微博、微信等移动新媒体APP的大众化运用,凭借其便捷、高速、批量的传播优势,在书法界迅速拓展为书法教学网络平台,也聚集了大量且不断倍增的书法爱好者,书法教育的扁平化和“泛化”情势骤然摆在大家面前。下列观点,能从文中推出的一项是( )。
26.6世纪时,君士坦丁堡人口已逾百万,这在当时的欧洲,无城市可以________,欧亚的货物在此云集交易,这座“沟通东方与西方的黄金桥梁”是个巨大的贸易市场,________,中古时期,君士坦丁堡一直保持着首富地位直至13世纪。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44. 在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始终很低,唐代就严令禁止商人做官,甚至规定从商者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到了明代,朝廷虽然认同商贾“互通有无”是社会所需,但早期在商人衣冠上依然有严苛的规定,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从商者日众,这些围住商贾的条条框框也逐渐失去往昔的效力,尽管如此,商人在日常用度上的自由也还是有限的,“吃”成了扬州富商可供选择的为数不多的斗富机会,于是,扬州商贾一掷千金,在“吃”上无所不用其极。文段接下来最有可能说的是( )。
黄河凌汛发生在冬季河水开始封冻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是因冰坝阻塞水流甚至带来洪灾的一种河流特有的水文现象。纬度差异是引起凌汛的主要原因。秋末冬初,北部河水首先封冻,南来的未结冰的水流受阻排泄不畅,于是抬高水位,引起凌汛。冬末南部的河水先解冻,而北部河面依然冰层很厚,上游大量的水流夹带冰凌一起下泄,不仅无法破坏下游的冰层,甚至浮冰还会增进冰层的加厚,极易形成冰坝或冰桥,阻塞水流、抬高水位,发生凌汛。如果凌汛与黄河春季的洪汛结合起来,将会产生更大的危害。因此要兴建许多大型的水利工程,防止凌汛泛滥成灾。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恰当的是( )。
21.以家为_______的家族文化传承,把家风、家教、家规、家德注入每代传承人心中,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形成部分老字号维系生存的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72.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依法赋予其从事某种事项或活动的资格或者权利的行政行为。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属于行政许可的是( )。
57.某篮球队12个人的球衣号码是从4到15的自然数,如从中任意选出3个人参加三对三篮球比赛,则选出的人中至少有两人的球衣号码是相邻自然数的概率为多少?( )
114.与2010年相比,全国的水电发电量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