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本题考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提出了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其中,三水平分别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1)前习俗水平又包括了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主义定向阶段。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儿童只会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
(2)习俗水平包括了好孩子定向阶段、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处于习俗水平的儿童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和认识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
(3)后习俗水平包括了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原则定向阶段。处于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其行为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本着自己的良心进行道德判断。
相关试题
通常,学校的学风、班风、校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促进或干扰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主要体现了( )的作用。
12.小丽和小明是同班同学。小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希望老师能够讲述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小明学习稍吃力,希望老师能够多讲一些习题多做练习。尽管两名同学对老师的要求不同,老师选择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保证课堂进度的同时适度练习,同时让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这个案例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29.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法的效力层次最低的是( )。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处于()时期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喜欢自己动手,不愿意完全依赖别人。
4.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这种主张属于( )
8.关于教育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12.关于我国学制和其特点及地位,对应正确的是( )。
22.人家告诉你电话号码,你打通电话后就忘了电话号码,属于( )。
3.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
16.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学生表现良好,教师减少其家庭作业的量,教师这样的行为称为( )。
34.态度比品德范围广,但两者实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