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中习俗水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其中,后习俗水平的原则与良心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题干中张阳认为李明帮助别人是对的,不该受到处罚,处于后习俗水平。C项正确。
A项:前习俗水平对应的是9岁以下儿童,该水平分为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主义定向阶段,该水平第一阶段儿童只根据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为了避免惩罚而服从权威人物的命令,尚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准则概念,该水平第二阶段以个人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来考虑是否遵守规则,通常是为获得奖赏或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遵守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习俗水平对应的是9—16岁儿童,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儿童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以此为标准展开思维和行为。第四阶段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儿童更加广泛地注意到维护普遍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履行个人职责,尊重权威,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在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中,没有中习俗水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相关试题
5.课程有多种类型,综合课程就是活动课程。( )
26.通过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一般不包括( )。
8.区角游戏结束时,还有几个小朋友大声讲话,也没有收拾玩具,叶老师轻轻地唱起了收拾玩具的儿歌并把一盒雪花片放进了玩具柜,此时这几个小朋友安静地把玩具送了回去。叶老师运用的教育方法是。( )
9.某语文教师在讲授《咏鹅》时,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欣赏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这符合新课改三维目标中的( )。
7.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教学过程设计。( )
4.对班主任开展家访工作理解正确的有( )。
19.教师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求学生“概括出《孔乙已》的故事情节”这属于布卢姆认知目标中的( )。
【不定项】6.以上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14.发现有危险物体朝自己飞来时,个体往往会眨眼或是躲闪,这属于动作技能。( )
31.赵老师在历史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用讲解和讨论的方法来教授有关美国的内容;用团队合作的方法来教授有关英国的内容;用观看影片的方法来教授有关法国的内容。赵老师这一做法所依据的记忆理论是( )。
12.二年级三班学生王鹏在一次上课中出现了打人行为,为此他的父母规定他在一个月内不能买他喜欢的玩具,这种做法属于负强化。( )
22.周昕学习了1块等于10角,1厘米等于10毫米之后,推算1分钟等于10秒。这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