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的发展问题,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其中,处于后习俗水平的人,能根据自己选定并遵循的伦理原则和价值观进行道德判断,认为不违背多数人的意愿、不损害多数人的幸福、不违背普遍的道德原则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行为。题干中,“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意为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美玉)作回报。由此可知,与“投桃报李”不同,其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因此,说明小刚的道德发展已经处于后习俗水平。
故本题说法错误。
相关试题
12.科学老师在桌上放一个酒精灯,问:“把纸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会燃烧吗?”学生答:“会。”老师说:“如果把纸折成一个盒子会不会燃烧呢?”学生说:“当然会。”于是老师把纸盒装满水,放到酒精灯上,结果纸盒没燃烧起来。学生议论纷纷。老师说:“为什么装满水的纸盒就燃不起来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沸腾与蒸发”。该老师的导入不包括( )。
37.赵老师是某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因王强同学多次迟到,屡教不改赵老师罚他每迟到一次给班级买一盆盆栽,王强母亲向学校提起申诉,主张侵犯了学生财产权。在这一法律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下列不属于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的是( )。
29.下列不是根据认知差异进行教学活动的是( )。
18.习惯了杯子是用来喝水的,就想不到杯子也可以用来插花,这属于思维定势。( )
15.数学老师在教授“相遇问题”时,一开始呈现了“相对、相向、相背、同时”几个词,让学生两人一组用行为表达出这几个词的意思,之后才开始讲相遇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是( )。
24.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岗敬业是基础。( )
3.师生不同的经历和生活经验属于校外课程资源。( )
3.某小学三(1)班语文王老师每天会在表格上把学生的听写情况按照优、良、中、差记载下来,并拍照传到班级QQ群里,针对王老师的做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44.《职业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的经费。”此规定体现了教育法规的( )。
3.西周时期的教育特色是“学在官府”“学术官守”,这体现了影响教育的重要因素是( )。
1.某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讲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