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互动性
B
独特性
C
渗透性
D
传承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校园文化的特征。 校园文化传承性是指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故D项符合题意。 A项: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是指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即教师的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独特性不是校园文化的特征。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C项: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吹遍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因此校园文化具有渗透性。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34.小唐的奶奶告诉小唐,如果期末考试没有进步,在暑假期间就不能去游乐场玩,这属于( )。
50.“眼不见为净”属于下列哪种防御机制?( )
71.为人民服务是中小学德育大纲的核心。( )
22.命题学习是指“学习以命题的形式表达观念的新意义”,命题学习的实质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
10.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中,( )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
下列哪位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代表人物,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
24.“串讲”指的是讲授法中的哪种方式?( )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其中,( )是指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
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完全同步的。
25.“隐性课程”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在1966年提出的,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中,物质性隐性课程不包括( )。
84.小意想买棒棒糖,但又害怕吃了棒棒糖对牙齿不好,这属于双趋冲突。( )
83.小张认真复习想通过本学期的期末考试,这属于直接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