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历史性
B
永恒性
C
长期性
D
生产性
正确答案 :B
相关试题
68.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
59.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一般在青年时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的是( )
30.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最根本动因的学者是( )
在讲“对偶”修辞时,发现一个学生烧废纸,灵机一动,写出“划火柴,烧废纸, 影响上课纪律”,要求学生对下联。学生经过思考写道:“陶钢笔,写保证,遵守学校规章” 这种处理问题方式反应教师劳动具有( ) 。
64.在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如果对学生的某个特征产生强烈的印象,并以这个印象为中心形成总体印象,从而掩盖其他特征,这种心理现象叫( )
72.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阶段是个体培养勤奋感的时期。
32.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 )
98.作为教师,对于后进生的教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8.教师模拟了一场话剧,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人物的心路历程。该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
27.近日,某教师得知某学生家长在殡仪馆工作后孤立其孩子,并在班会上公开讽刺、挖苦该学生该教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
92.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发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