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商品的价格水平
B
货币的流通速度
C
商品的流通数量
D
货币的可兑换量
正确答案 :A B C
相关试题
22. 家电类商品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因为人们对家电类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
( )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31. 在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中国传统手工纺车纺织的粗布在与机器织造的“洋布”的市场竞争中落败,自此,个体家庭手工业作坊逐渐向机器动力纺织业转变。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25. 在收入低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便宜但是能给人带来满足的商品的需求量增多。这种现象被称为( )。
2. 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因此,剩余价值可以脱离流通领域产生。( )
19. 为了扶持某些行业的发展或保护一些从业者的利益,政府往往会采取最低限价。下列商品中,政府一般不会采取最低限价的有( )。
7. 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市场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28. 为了应对经济下行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手段是( )。
4. 下列关于竞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要是足值货币。( )
27. 由于羊肉价格一路飙升,不法商贩以次充好,假羊肉注入市场,这表明市场调节具有( )。
10. 商品是为了出售而生产的劳动成果,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从包含的范围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