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意后注意
B
有意注意
C
分解注意
D
无意注意
正确答案 :D
相关试题
7.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认为动物界已存在教育,也有教师与学生,并把动物对其幼子的爱护、照看当成教育,这种理论是( )。A.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B.教育的社会起源论C.教育的实践起源论 D.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79.皮亚杰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
19.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这一过程发生在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形成的( )阶段。
“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表明人的心理具有( )。
24.我们在制订辅导计划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确定心理辅导活动内容时要考虑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与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团体辅导活动时要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特别是要给那些内向、沉静、腼腆、害羞、表达能力差、不太引人注意的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有效的心理辅导。这体现的是心理辅导的( )原则。
一、专业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0分。以下每一道题有 A、B、C、D 四个备选答案,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中选择最佳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具有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特征的教育阶段是( )。
2.回到家里发现房间变整齐了,能够推知妈妈打扫过房间,利用了思维的( )。
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39.蒸汽时代,要求工人具有初等教育;电气时代,要求工人具有中等教育;自动化时代,要求要求工人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这体现生产力水平对什么的制约( )。
26.电影和霓虹灯活动广告是按照( )原理制作而成的。
27.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称为( )。
5.在我国,最早把“道”和“德”连在一起的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