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只能由生物构成
B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会永远存活下来
C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在不停地更新变化
D
任何一个生物都只能存活于生态系统中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据提问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A项由原文“池塘、湖泊……都可以构成……生态系统”得知其错误。文段中的“活”字是指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逐渐改变”,并非“永远存活下来”,故C项最准确,B项错误。D项主体是“生物”并非“生态系统”。故正确答案为C。
相关试题
30.如果给本文加一个标题,最为恰当的是( )。
95.关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GDP等指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94. 2014年福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较江苏:
23.第三段中说:“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以下不能支持这些人所持见解的一项是( )。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29.第二段中列举细菌和大象的繁殖情况,其目的在于( )。
81.与“切割:缝补”这组词逻辑关系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
15.了解真实的民意民情,一直是优秀领导干部的追求。“微服私访”也好,派人巡视也好,无不是为了摸到第一手实情。某省委书记冒酷暑到农民玉米地里锄草松土,感受绝不同于办公室的“汇报”。某市交通局长冒高温亲身体验“蒸笼公交”的煎熬,才会下决心提前一年更换空调公交车。就连挪威首相延斯·斯托尔滕贝格今年6月也假扮“的哥”接送乘客,“无缝隙”了解民意。没有对群众生活的切身感知,就难以将心比心,联系群众就难免流于形式。作者通过这段文字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是( )。
34.下列中国古代官署与现代部门职能对应完全错误的是( )
66.根据下列图形的既有规律,选出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
38.下列诗词中涉及到“用人”思想的是( )
20.现实地看,近几年快速增长的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以及发展了20多年的核电都难以改变我国的电力结构。依靠新能源的替代作用,实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并不现实。在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中,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达到15%,其中水电要从2008年的1.7亿千瓦增长到3亿千瓦,是最大的增量。风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只能占到4%左右,发电量的比例还要更低。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