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上帝之城》——奥古斯丁
B
《人性论》——萨特
C
《正义论》——罗尔斯
D
《理想国》——柏拉图
正确答案 :B
解析
【事考帮答案】B。 【解析】《人性论》的作者为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大卫·休谟,而萨特是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其著作为《存在与虚无》。故选B。
相关试题
114.2014年铁路旅客平均每人次周转距离比2013年多约多少公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54.-4,-6,-8,-8,-4,( )
三、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从陈述中直接推出。请开始答题:86.回顾2020年上半年,全球新冠疫情失控、东非蝗虫大军压境、中国东南部地区洪水泛滥,灾祸一出接一出登场,我们每天都在见证历史却无力干预和影响,但最新一项研究成果却表明,人类不加节制的工业活动才是导致这些灾祸的祸因。对此,有反对者指出,全球疫情失控是由于气候变化,随着全球变暖,携带传染病的动物会适应更广泛的气候。而干旱导致的蝗灾,以及暴雨连降所形成的洪涝更是由气候变化导致,因此气候变化才是真正打开“潘多拉魔盒”的手。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117.2015年1~3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减少了多少亿元?
73.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篮子里有苹果和梨两种水果若干个,将这些水果分发给13个人,每人最少拿一个,最多拿两个不同的水果。已知有9个人拿到了苹果,有8个人拿到了梨,最后全部分完。那么,有( )人只拿到了苹果。
在中国,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这是因为人们在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季节的重要性,故很早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习俗。古人发现“月到中秋分外明”,所以在公元 1 世纪后从祭月、拜月发展到赏月,但未固定在哪一天。8 世纪后中秋节成型,八月十五在秋季正中,故称中秋。此时正是桂花飘香之际,人们面对人间桂,联想月中桂,于是在赏月、拜月之外又添了赏桂的习俗。最迟在 9 世纪,吃月饼的中秋习俗已经出现。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55.通过5年跟踪采访200余个不同收入等级的家庭,调查者发现很多低收入家庭都不具备“用金钱换取时间”和“进行长期自我投资”的意识。可见缺乏这样意识的“穷人思维”让穷人变得更穷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
105.存折 对于( ) 相当于 栅栏 对于( )
基本上贯穿大陆东西的气候类型是( )。
53.1,4,10,2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