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建了都江堰
B
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介绍了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
C
元朝设置了大司农司,颁布《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D
明朝张居正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正确答案 :D
解析
历史常识。
A 项正确,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B 项正确,《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533 年 -544 年),是北朝北魏时期中国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 部完整的农书。全书 10 卷 92 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 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
C 项正确,元代重视农业发展,昭告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倡导植桑种树,奖励耕种。设立了司农司等专门机构,掌管农桑、水利、学校之事,并且组织编纂《农桑辑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D 项错误,“摊丁入亩”于清朝雍正时期开始实行。这一制度的实行,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明朝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九年(1530)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
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答案为 D 项。
相关试题
中国致力于同所有国家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友好伙伴关系,目前,中国已和部分国家确定了关系新定位。下列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
一项知识竞赛中,小李共参加了5轮比赛,每一轮比赛得分均为50分到60分之间(均含)的整数分,且每次下一轮的分数均高于上一轮,已知他5轮的总成绩为268分,问他第3轮比赛成绩最高可能为多少分?
19、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
88、你班举行春游活动,刚准备出发,班上一位学生因为脚滑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引起了同学们的惊恐。此时,你首先应该做的是( )。
关于“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很早就有,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特别在贫困地区进行脱贫攻坚,现在持有这样看法的人相对来说比过去要少,但还是存在。有效解决“读书无用论”这个概念,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再就是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现在的重点是打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数量急剧下降,这是好事情。办好义务教育,让孩子们应学尽学,都有一张安静的书桌,本来就是一种底线要求。越穷就越应该读书,“读书无用论”之所以在贫困地区流行,恰恰是因为缺乏知识、缺乏见识所致。 这段文字最为恰当的标题是( )。
87、刚进入学校的周老师找你寻求帮助,说有位学生经常对她嘘寒问暖,最近还给她写了一封表白信,她不知道要如何处理,这位学生还是你班上的学生。你的处理办法是( )。
14、力力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既舍不得暖暖的被窝,不想起床,又不想上学迟到。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
也应看到,微短剧在高速发展中也_____出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比如,为快速投放而_____、为博眼球而格调低下,这必将对健康的创作生态和商业循环造成伤害。作为拥有广泛受众的新型文化产品,微短剧不能走粗放发展的_____,应该在吸引流量的同时更注重质量。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是为了赚钱,是为了成功,这本_____,但这不应该成为读书的全部意义。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预设和前提去读书,可能只会得到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读书的“用处”可能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在_____中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能力。接受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这些能力可能无法量化,但读书带来的变化,每个人一定能看到。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86、科任老师来找你,告诉你班上有两位同学举止比较亲密,可能存在早恋的嫌疑。你的处理办法是(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体系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定机构负责开展的工作是( )。
下列属于劣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