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颖悟绝伦
B
幡然悔悟
C
茅塞顿开
D
大彻大悟
正确答案 :C
解析
【事考帮答案】C。成语辨析题。分析题干,可知横线处应与“突然”、“参悟出正确的方法论和行为观”对应,表达对事情百般思索还是不懂的时候突然想明白了,C项“茅塞顿开”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符合文意,当选。A项“颖悟绝伦”意为聪颖超过同辈,比喻聪明过人,语义不符,排除;B项“幡然悔悟”指思想转变很快,彻底悔悟,而题干并没有体现出后悔之意,排除;D项“大彻大悟”形容彻底醒悟,用在此处程度过重,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项。
相关试题
19.现代“喉舌”观念,它与古代“喉舌”观念确有不少近似之处,如它们都强调“喉舌”是一定阶级、一定社会集团或一定社会势力的代言人,强调“喉舌”具有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功能等等。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尽管如此,现代的“喉舌”观念,无论在内涵还是在外延方面,都大大超越了古代的“喉舌”观念,这是由于二者全然不同的传播环境所造成的。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
24.随着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转移,教育资源的供给并未随之增容,如调整中小学布局,扩建、新建学校,调配师资,单纯靠挖掘潜力“加双筷子”的办法,终究难以为继。人口城市化是不可逆的趋势,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不是简单把农村学生留在农村,事实上也是留不住的;应顺应城市化发展的趋势,随人口流动来配置教育资源。子女教育往往是农村进城人口的第一需求,解决好农民子女进城教育的问题,是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基础。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
30.关于“完美的生活与上品文章具有相似性”的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
88.2007年1~9月,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 )。
21. 合义务的择一举动是指虽然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造成了结果,但即使其遵守法律,也不能避免该结果的情形。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合义务的择一举动的是( )。
14.提出“读其书且知其人”,体现了陈垣先生对史料全面掌握、审慎考辨的态度。他屡次提出,研究史学的人,不论撰述什么问题,在史料上都要尽量“竭泽而渔”。提几个主题词,上网一查,然后逐条录下,这岂不是一网打尽、“竭泽而渔”了吗?不对,陈先生所说的“泽”,乃是治史者所必需的史料或史源,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水泽或海洋呈现在我们面前,初看时简直无从下手。所以,查看目录学著作中的史部目录,或者上网搜索也许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却妨害了治学者走上看似迂曲而实际最有效的正途。 对这段文字关于治史的说法,理解不恰当的是( )。
75. ①中原大战②皖南事变③平型关大捷④渡江战役⑤湘江战役,以上历史事件按照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一、图形推理。每道题包含一系列图形和可供选择的4个图形。这些图形具有某种关联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的一个,符合它们间的逻辑或空间关系。41.根据给定图形的既有规律,选择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
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椭圆形环湖栈道行走。甲顺时针行走,其余三人逆时针行走。已知乙的行走速度为60米/分钟,丙的速度为48米/分钟。甲在出发6、7、8分钟时分别与乙、丙、丁三人相遇,求丁的行走速度是多少?
77. 下列中国古代对人的年龄称呼,其中对应人的年龄最小的是( )。
一到冬天,贝加尔湖面就会出现姿态万千的“气泡冰”。“气泡冰”的成因是湖底的有机物分解形成不溶于水的气体,若气体冒出时湖面已结冰,气泡就会留在水里随着冰层加厚,就形成了冰冻气泡。这些气泡的空腔内充满了( )。
94.2016年,西北五省社会团体法人单位数同比增加最多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