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一)根据所给资料,回答81-85题:
2022年1-11月,Z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 12607 亿元,同比增长 6.8%,高于规上工业1.8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3.0%,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高达86.9%。
A
2017年
B
2018年
C
2019年
D
2020年
正确答案 :A
解析
〔答案〕A。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简单计算。
由图1、图2可得,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利税总额为3534亿元,产业增加值为6103亿元,增值利税率=3534÷6103×100%≈58%;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利税总额为4133亿元,产业增加值为7543亿元,增值利税率=4133÷7543×100%≈55%;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利税总额为4508亿元,产业增加值为8805亿元,增值利税率=4508÷8805×100%≈51%;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利税总额为5420亿元,产业增加值为9961亿元,增值利税率=5420÷9961×100%≈54%,所以,2017-2021年Z省高新技术增值利税率最高年份是2017年。
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试题
25、过去,对于被爆出的本科毕业论文剽窃,抄袭,代写等学术不端新闻,在舆论压力下虽然不太会_____,但盘点后不难发现,最终的处理结果多以撤销涉事学生已取得的学位、取消其导师的相关资格为主。学生是自己论文的第一责任人,自己触及学术底线,_____自己承担责任、付出代价,但明显不符合学术规范且质量堪忧的论文,能通过答辩和审核,仅凭学生_____无法实现。这也警示我们,滋生注水论文等乱象的生态及土壤更值得关注。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87.2022 年,我国花卉出口前十大主销市场的总出口额约为多少亿美元?
13、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队伍持续保持并加速呈现年轻化特征,青年科研人员总量扩大,占比提高和增速加快,带来的是青年科研人员群体的同侪竞争压力不断加大,_____地造成了一种“内卷”现象,加之外在相关制度设计的不完善,导致青年科研人员_____机会减少,成长发展通道收窄,评价考核压力增加,事务性负担加重,因此,迫切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并推动科技界内外的共同行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66. 负强化是指对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所引起的不愉快的后果,以及对谈行为的否定,若职工能按所要求的方式行动,就可减少或消除令人不愉快的处境,从而也增大了职工符合要求的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负强化的是( )。
59.某房屋业主找专业的设计公司进行设计装修,总费用包括设计费、材料费和人工费三项,其中,设计费为150元/平方米,人工费总是为材料费的一半,已知房屋装修面积为100平方米,材料费打八折时装修总费用比材料费打六折时高4/13,问如果材料费打五折、装修总费用为多少万元?
17、我国的创新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科研、轻转化”现象,重大专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或课题组主要以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组成,项目进展与成果更_____于基础科研理论的发展与突破,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项目研发难以形成适用的产品或得到企业认可,项目推进的阶段性验收_____工程应用端的考虑,于是在科技与经济之间形成了“瓶颈”。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53.某中学在7月暑期每个周一至周五开设一节书法学习课。学生可自愿选择时间段进行学习。已知小李每周随机选择4天学习,小王每周随机选择2天学习,问在连续2周时间内,小王恰好每次学习均能遇到小李的概率是:
40、在“第三方测评”深受用户偏爱的同时,不断产生的乱象,引发了消费者的普遍担忧以及舆论的持续关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这份《报告》显示,当前,市场上“第三方测评”账号众多,测评质量参差不齐,涉嫌“以商养测”和“以测养商”的现象屡见不鲜。少数“第三方测评”非但无法帮助消费者做出正确判断,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不科学、不公正、不客观的“第三方测评”对生产和消费造成严重干扰。2022年3月,一名拥有10万多粉丝的数码博主被查明在未经实际测试的情况下,公开发布一系列针对某品牌多款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负面评价,后被判赔偿8.6万余元。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
46.2,2,5,13,28,( )。
3、2023年2月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下列与之相关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30、审美具有差异性,一些人认为很美的东西,另外一些人也许会认为很一般。一些城市为何在“微更新”中费力不讨好,好心没有办好事。一个重要原因是关着门决策,以自己的意思代替群众的意思。比如某地一言堂式的统一所有的商铺标志,没有达到美观城市的目的,还搞得百姓怨声载道,城市街道不会因为呆板廉价的统一门牌而变得更加漂亮,反而显得没有一点现代化城市的氛围。只有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民众的声音,了解民众的诉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才能确保城市“微更新”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
28、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也是决定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的关键要素。小到一枚芯片、一个轴承,大到一台盾构机、一艘远洋船舶,都凝聚着无数科技创新的专利成果,都依赖于高科技人才的集智攻关。面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高科技人才愈发成为各地竞争的关键变量。如何“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则考验着各地招才引智的能力水平。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