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显性课程
B
隐性课程
C
地方课程
D
活动课程
正确答案 :B
相关试题
38.在一些国际会议上,同声翻译人员使用的记忆是( )。
10.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
清朝末年推行“废科举,兴学校”的举措,开始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建立现代学制。由张百熙起草,国家正式颁布但未正式实行的现代学制是( )
27. 李老师在《静夜思》的教案中写道:这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这里的“目的”属于( )。
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他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
26.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下列关于气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35.通过对狗鼻子构造的分析,发明出比狗鼻子更灵敏的电子嗅觉器。这是( )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75.学生初学文言文兴趣比较低,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随着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兴趣。开始凭借兴趣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这时学生的注意属于( )。
87.提出儿童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的教育家是( )。
32.一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
6.班主任要善于抓住班级重大偶发事件的处理,组织学生讨论,以明辨是非、美丑,发扬优点、抵制不良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说明培养班集体时应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