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前习俗阶段
B
习俗阶段
C
后习俗阶段
D
超习俗阶段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查科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的理论。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将道德判断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其中“人人平等、尊重他人的尊严与权利”处于后习俗水平中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相关试题
21.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这句话说明的学习现象是( )。
99.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师德建设工作必须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 )
56.2008年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首次增加以下哪一条?( )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际活动。
38.小秋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学校里十分调皮,上课常常发出一些奇怪的声响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每次老师都要对其严厉制止,为此打断课程,许多老师十分头疼。为了改变小秋这一行为,班主任和其他几位任课老师商量,决定以后小秋每次发出奇怪声响时,老师都继续上课不予理睬,慢慢地,小秋也就不再发出声响了。这一案例中班主任采用的方法属于( )。
某老师认为,通过做大量的应用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考试中应用题的作答正确率。该老师的观点主要受以下哪一迁移理论影响?( )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 )制定了《禁止使用儿童工》的规定。
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16.一个教师在课堂分组教学时,每组都有成绩水平分别为优、中、低三类学生,教师要求小组各自独立完成课堂任务。针对该教师的分组教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强调无意识动机对学生心理和行为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
97.档案评价是一种量化的教学评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