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感受美
B
欣赏美
C
创造美
D
鉴别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美育。创造美的能力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现实美的创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创造美的能力首先是创造现实生活中美的能力。例如,按照美的规律对自己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进行设计和加工;对居室、日用品、服饰等方面按美的标准做出选择与合理的配置;以自己的行为、表情、语言、仪态等方面的优美表现创造交际方式的美等。C项正确。
A项:感受美,即感受、沉浸、追求与美的内在共鸣,强调的是对美的深刻感知。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欣赏美,即在日常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如欣赏大自然美丽的风光、欣赏动听悦耳的音乐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鉴别美,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鉴定标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相关试题
22.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 )。
8.小思作为平民的孩子,只能在当地接受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而小王是当地贵族的孩子,他能够进入以学术课程为主的文法学校或公学,将来可以升入高等学府机构或者是大学,学到学术理论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小思和小王所在地区实行的学制是( )。
40.关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
18.“人之性恶,需教之,否则必危害他人”体现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的( )。
16.1922 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借鉴的蓝本是 ( )
27.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下列不属于智育的基本任务的是( )。
9.爷爷对小孙女讲起他年轻时的故事:“我们以前读的是半工半读学校,就是上午上课,下午劳动,每天还挺忙,但却非常快乐。”我们可以推断,爷爷接受的教育属于( )。
24.不同学者对于教育目的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5.就学制的形态而言,我国的学制属于单轨制。( )
3.我国古代社会提出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目的,体现了( )对教育目的确立的影响。
38.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激励、选拔和评价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