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教育者与德育的内容之间的矛盾
B
教育者与德育的方法之间的矛盾
C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D
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和各要素、各部分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及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及方法的矛盾以及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等。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最具有决定性的矛盾,是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一直贯穿整个德育过程,影响着其他的矛盾,并且其他矛盾都要服从于它。D项正确。 A、B、C三项:均属于德育过程的矛盾,但不是基本矛盾。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相关试题
2.德育中的情感陶冶法是指在教育者的激发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其自觉进行行为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
40.走进某校园,我们看到学生的艺术作品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制作的手工作品放置在展览区,嘉奖优秀学生的信息张贴在最显眼的位置,这主要体现了道德教育的( )
1.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
5.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 )原则。
37.某小学班主任给学生布置了在“五一”劳动节期间洗衣服、学做饭的作业,培养了学生的劳动素养。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9.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这是德育培养方法中的( )
30.既是德育客体,又是德育主体的要素是( )。
1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教育的( )。
德育的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
8.王老师很善于教育学生,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是,他总是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王老师运用了德育的( )
17.2019 年 6 月 12 日,高考结束 4 天,80 后老师带 11 名毕业生从山西朔州市一路骑行到上海,总行程 1800 多公里。学生们在途中遇到大雨,护林的老人让学生去屋子里避雨。无锡一家牛肉汤店,老板让他们睡在店里,等着他们四点醒来才打烊。抵达南京。在纪念馆路口,几辆私家车礼让他们,走在队尾的学生刘硕向车主竖起右手大拇指。这是出发前老师教给他们的骑行手语,表达谢意的意思。1800 多公里的骑行,让学生感受到了满满的善意。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3.德育过程要“反复抓,抓反复”所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