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效果律
B
练习律
C
准备律
D
联结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理论。
桑代克提出了三个学习的规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其中,准备律是指在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结中,当准备实现活动并给予准备状态时,学习者就会感到满意,但若准备实现而没有给予准备,或没有准备实现而给予准备,都会让学习者感到烦恼。故 C 项符合题意。
A 项:效果律是指已经建立起来的刺激—反应联结,可能随着呈现的满意效果而得到加强,也可能随着不满意的结果得到减弱。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 项:练习律是指当刺激—反应的联结已经建立,通过反复的应用和重复练习会增强联结,不练习则会逐步使联结减弱。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 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 C。
相关试题
4.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这是( )教学特点。
63.小学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主要包括( )。
17.在评价的功能上区分,学生评价可分为( )。
26.帮助一线教师选用最佳的教学策略,最有效的方法是( )。
56.以下属于直观性教学的有( )。
7.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实践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状况而开展的。这段文字主要涉及( )。
13.“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58.演示法是老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其基本要求包括( )。
19.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小学成绩评定应实行( );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践操作能力考查。
99.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师德建设工作必须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 )
11. ( )旨在丰富学生的感性学习经验,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
5.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仅仅是考虑自己或自己所在利益团体的立场,这属于(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