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师与学生的地位。2001 年,教育部正式 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总体框架。其 中树立了“课程”观念,由“教材”到“用教材”,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 故表述错误。
相关试题
3.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15.在班级组织改革尝试中有一种特朗普制,其特点是( )。
4.如果不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就会导致实际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发展水平,这说明人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指出,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19.某老师在做经验交流时,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对学习情境创设的重要性,这位老师可能更支持( )。
56.2008年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首次增加以下哪一条?( )
31.以下关于引发和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不正确描述是( )。
11.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意义记忆能力逐渐发展,机械记忆能力逐渐减弱。
(2)为什么?( )
18.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对于零到一岁的婴儿,家长应该积极地、始终如一地满足其需要。
(2)为什么?( )
吴老师是初二(二)班的班主任,在他上课时,教室里非常安静,同学们有的看书、翻作业本;有的心不在焉,似听非听。当吴老师提问时,大家都非常紧张,生怕被点名,没有人主动回答问题。这种课堂心理气氛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