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连续性
B
顺序性
C
整合性
D
发展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关于如何组织课程内容的问题,泰勒提出的三个基本准则: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其中,整合性指的是各种课程内容之间横向联系,以便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
相关试题
11.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 ( )
8.任何教育学活动都会受到一定价值观的制约,体现出一种价值的指引性。 ( )
8.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新课程带来的教学观的变革?( )。
41.10岁的林某非常调皮,一次和同学打架后,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说“林某如果你继续这样,早晚有一天你和你爸一样也进监狱。”班主任这一做法侵犯了林某的( )。
9.“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反映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 )。
24.在历史课上,同学们学习了鸦片战争的起源、发展、结果等知识,按照知识的分类,这属于( )。①陈述性知识 ②程序性知识③直接经验 ④间接经验
17.通过对原则的演绎,推广和应用而确认某特殊事例隶属于原则之内,这种学习即是奥苏贝尔提出的上位学习。( )
20.“身教重于言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1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现代社会教育特点的是( )。
34.每次去美术馆参观时,阳阳总能很快把握一幅绘画作品的整体构架及所传达出的整体感,而很少能注意到画家们对绘画作品的细节处理。由此可以推断,阳阳的知觉类型最可能属于( )。
5.在幼儿园教学中,为了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主动为幼儿选择游戏和课程。( )
9.新课改后,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